长寿之乡,如何留住“年轻养老人”?

社会新闻
2023-04-26 17:46  

0f192265-d182-48c2-960f-dc8529689699 (1).jpg

  4月24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新疆兵团养老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养老服务人才状况专项调查报告显示,认为“人力资源供应不足”的机构占比高达74.9%,对养老服务机构而言,人才不足是最严重的问题。那么,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南通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如何?记者采访市政府相关部门、走访多家养老服务机构了解到,南通正在积极推进养老护理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南通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中心推出调查报道:《长寿之乡,如何留住“年轻养老人”?》


  年轻人进入养老护理队伍,希望更多认同感


  “陈奶奶,你今天血压怎么样?不高了,昨天就不高了。好的,你平常如果觉得自己头晕什么,你就在床上躺躺,尽量少起来走动。”


  这是阳光养老护理院的护理员黄利娟查房的常态。她服务的楼栋里住着163位老人,每位老人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92岁的陈奶奶子女都不在身边,已经在阳光公寓入住两年了,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在阳光养老护理院里被照顾得很好,她握着黄丽娟的手,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我可喜欢阳光老年公寓了,这里的领导、护理人员对我可关心了,经常来嘘寒问暖。”



  这些年来,黄利娟深切体会到,护理员的工作内容细且杂,比如喂失能半失能老人吃饭如何不流不呛,怎么用巧劲儿移动比自己体重重得多的失能老人,处处体现出养老护理的专业性。


  2010年,黄利娟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进入阳光养老集团,如今35岁的她在众多养老护理员里还是个年轻人。面对岗位的低薪资和高强度,黄利娟当初也有过摇摆。她回忆,毕业时班上有14名同学,最终留在这行的只有她一人。她认为:社会对养老护理这份职业认同感偏低,有质疑的声音存在,所以很多年轻人从事了一段时间,都坚持不下去了。



  南通阳光养老集团党支部副书记黄凯介绍说,阳光养老集团现有养老护理员135人,50周岁以上的75人,学历为初中的72人,皆超过了半数,去年离职医生4人、护士11人。他坦言:“目前他们机构都是普惠型的,收费也不是太高的,但是说我们员工在这儿干活,他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应该说其他行业平均薪资水平是高于养老行业,这就导致机构招聘难,留人更难。”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全市备案养老机构312家,养老护理员人数4057人,超过50岁的中老年护理员数量占比约6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31.9万人,占总人口的30.01%。南通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季雯婕表示,“用人荒”在这个行业普遍存在,劳动报酬低、工作条件苦、职业上升通道窄等原因,制约了年轻护理人才进入养老行业。


  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受关注,年轻养老护理员成“香饽饽”


  早上八点去护理院签到,再“转战”街道残疾人之家盯残疾人做零工,十点钟去配餐中心料理分配膳食,下午上门回访居家照护老人,晚上还要参与夜间值班……微信步数轻轻松松过万。这是南通开发区居家养老片区负责人、“00后”赵震东的日常。



  “00后”的赵震东是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称“江苏工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的2021届毕业生,从实习到就业都在南通申丞小海护理院,现任南通开发区居家养老片区负责人。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养老专业并从事养老行业,赵震东回忆道: “养老是朝阳产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也是我当年报考大学的第一专业,现在的工作父母也很支持,我从小被外公外婆带大,对老一辈的人感情很深,有人说老人有老人味,我却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很亲切踏实。”



  据了解,江苏工院2015年首次招收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当年只有9名学生选择该专业。2021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修改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到了2022年这个专业录取45人。今年学校还有同学主动要求转系到养老服务专业。学校还专门为该专业开设了“养老护理培训评估鉴定中心”和专门的实训室。采访当天,正好有几位学生在实训操作。



  看着学生熟悉地操作,江苏工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负责人刘记红满是欣慰。她介绍,学校秉承先贤张謇“学必适于用,用必适于地”这一理念,设计了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理实一体化”“工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校希望毕业生通过掌握健康护理、活动策划、机构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技能,能够胜任健康护理、老年活动策划、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社会工作服务等多项工作。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江苏工院不仅与国内多所养老机构开展实训培养,还与台湾弘光科技大学合作,2016年、2017年先后有两届学生到台湾弘光科技大学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进修。该校的学生到了第三年就开始产教融合实习,两个月结束之后就开始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双选,到机构到社区,多元化地进行养老技能锻炼,为找工作做好准备。



  从新疆不远万里来到南通求学的马枫博,成为了江苏工院首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他就拿到了中高级养老护理员证,“专业出身+技能证书”让他在毕业后有不少选择权。2018年9月,结束了两段短暂实习的马枫博选择加入南通阳光佰仁护理院,如今,年轻的他已成为护理院综合管理部经理。对于选择了养老专业的后辈们,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学校一定要把专业课知识学扎实,在大三实习的时候,一定要在用人单位把每一个岗位都去尝试一下,这样才能发现哪个岗位更适合自己。尽量把养老方面的证书考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这样会在养老行业中有更好的发展。”



  为了更好提升我市养老队伍建设,我市民政部门建立与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配套的薪酬激励机制,依据职业技能等级给予相应的一次性补贴。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岗位补贴制度。按3~5万元奖补标准,建立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岗位大专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入职奖励。按500-5000元给予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一次性获证补贴。按200元每月给予特殊公益性岗位补贴。按300-1000元每月给予医护岗位补贴。进一步的健全养老服务人才的褒奖机制,提高社会认同感和职业人荣誉感,来吸引90后、00后的年轻人深耕养老服务行业。


  留住人、留住心,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养老服务?


  今年32岁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从小与奶奶感情深厚,工作后不久,她就辞去了在国有大型医院的护士职位,应聘到了基层养老护理机构。从一开始从事为老人端茶、喂药、擦背、吸痰等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到现在参与院内管理,为招纳护理人才、壮大养老事业发声,已经10多年了。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初,李楠楠就提出了“关于加大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恢复护理员资格证的建议”,希望能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社会认同感。



  记者走访了解到,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招人难、留人难、队伍不稳定的难题,除了工资待遇,晋升通道不畅通也是从业人员反映较多的问题。对此,南通阳光养老集团党支部副书记黄凯表示,阳光养老集团为养老护理人员设计有职业发展“双通道”:职务发展通道,从基层一线的普通员工到小组的副组长、组长,院区的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直至院长、项目负责人;职业技能或职称发展通道,员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的发展或职称的晋升,公司会提供相应的职称津贴或技能工资支持。“部分优秀的高级养老护理员或中级养老护理员成为公司的培训讲师,在新员工的传帮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负责人刘记红主持参与了省市多项课题项目的研究。该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毕业后在养老机构就业,他们学校与省内外多地养老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让学生和机构可以双向选择。



  南通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季雯婕指出,想要吸引年轻人加入养老护理行业,提升岗位收入水平最能立竿见影,尤其是医护岗、康复师、检验师、社工师等专业性要求高的岗位。市民政局已出台相关文件,从建体系、抓培训、提待遇、强管理等四个方面着手改善现状,并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内容、方式和补贴政策进行详细规划和落实。“力争到‘十四五’末,我市从事各类养老护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不少于1.5万人,其中通过职业技能认定的不少于1万人;全市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2万人次、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1000人,所有养老机构负责人轮训2遍。此外,我市还将持续围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待遇、使用等环节,进一步加大激励扶持力度,让有志于此的年轻人拥有广阔舞台,让养老护理人才队伍迎来发展的春天。”(记者 胡一平)


来源:掌上南通客户端
编辑:王丹丹
记者:
长寿之乡,如何留住“年轻养老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掌上南通客户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掌上南通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掌上南通客户端"。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作品中部分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以便发放稿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513-85100970